欢迎来到共青团浙江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2025年07月26日 13:53 点击:[]
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多支实践团队奔赴祖国大地落笔青春。从“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余村的生态健康探索,到校友院友访谈中的职业传承启示;从富阳彩稻米酒里的乡村振兴实践,到黄岩馒头产业中的文化创新碰撞;从杭州社区的老年认知障碍防控调研,再到全省范围内的传统绘画文化传播……浙中医大学子们以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赋能实践,在多元探索中读懂责任、收获成长,让青春的答卷在实践中愈发鲜活。
第二临床医学院赴杭州“心希望,星发光”实践团携手长河党群服务中心、贝蓓康复中心,开展了一场充满爱与希望的孤独症儿童陪伴活动。以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为核心。实践团成员提前接受培训,掌握RDI疗法精髓。
在陪伴过程中,成员们运用该疗法设计了系列互动游戏,如情景模拟、合作绘画等,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社交,提升他们的社交意识与能力。同时开展RDI疗法需求调研和与老师的访谈。本次实践不仅给孤独症儿童带来温暖与快乐,也让实践团成员收获成长。未来,实践团将持续以实际行动为孤独症儿童照亮前行的路,让“心希望,星发光”的愿景不断照进现实。
实践团成员合照
实践团成员与孤独症儿童一对一游戏
实践团成员辅助伊墅家亲子文化交流中心
开展普特儿童交流活动
实践团成员开展贝蓓康复中心老师
对RDI疗法运用的访谈
实践团成员一对一辅导孤独症儿童学习汉字
7月17日,在湖州市政协、安吉县政协教科卫体委支持指导下,第五临床医学院赴浙江安吉实践团在副院长徐缨带领下走进安吉余村,沉浸式体验“两山”理论实践,溯源余村蝶变之路。实践团与相关人员座谈,了解到余村在“两山”理论指引下构建起医防融合健康管理体系,零碳乡村、绿色发展提升了百姓健康水平;走访天荒坪镇卫生院,同学们体会到基层卫生人员的不易与坚守。安吉县政协教科卫体委乔梁老师指出“两山”理念核心是让生态红利转化为全民健康福祉,而余村20年的发展路径深化了“两山”理论内涵,这让同学们明晰了健康重量,坚定了医者初心。
实践团成员合照
实践团成员参观余村三维实景规划沙盘
实践团成员参观余村礼堂
实践团成员与安吉县政协教科卫体委干部、
村党支部委员、乡镇卫生院副院长、
驻村全科医生等座谈
实践团成员与安吉县政协教科卫体委干部、
村党支部委员、乡镇卫生院副院长、
驻村全科医生等座谈
实践团成员实地走访天荒坪镇卫生院
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实践团,以“学术筑基、创新传播、文化赋能”为目标,在全省开展传统绘画文化传承实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起来”。实践团先开展校内集训,而后开展实地调研,走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诸暨博物馆等,成员解析《千里江山图》青绿设色、《簪花仕女图》服饰纹样,观摩《富春山居图》残卷等,深入了解画作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此外,各小分队赴全省各地文化馆,结合地方特色设计分众化方案,实现 “传统艺术 + 地域文化” 的创造性转化。
在前期学术积累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团队将聚焦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中的经典名作。成员们化身 “名画讲解员”,从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等多个维度精心策划并拍摄系列讲解视频,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打破时空限制,进一步扩大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的影响力,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实践团成员合照
学校教学楼
实践团成员进行作品准备
阳乡贤书画系列展
实践团成员进行画作观摩
诸暨博物馆
实践团成员进行画作学习
嘉兴艺术中心
实践团成员进行画作研究
绍兴文化馆
实践团成员进行画作观摩
药香新“稻”路实践团由14名相关专业师生组成,聚焦彩稻米酒开发,调研消费市场并与龙门古镇企业合作;团队调研彩稻育种基地、探析龙门米酒酿制技艺,还在社区传播彩稻与中医药文化;形成了富阳区米酒行业研究报告,成功酿造首款彩稻米酒并设计包装,社区推广获好评;成员在实践中对“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体悟,感受到传统技艺温度与研发方向。
实践团成员合照
实践团成员在蒋家桥社区教学太极拳
实践团成员在蒋家桥社区宣传中医药文化
实践团成员在龙门古镇实地调研米酒产业发展
赵永钦博士实地讲解彩稻种植
彩稻一号米酒产品特写
赴杭州市优秀校友成长轨迹寻访专项实践团由10位不同专业同学组成,在十多天走访中各司其职,以对话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团队前往多家单位访谈校友,了解职业多样可能,汲取经验与力量;访谈成果有视频和文稿,后期将整理制作成专题纪录片及访谈录,为文管学子提供职业规划参考,也为母校相关教育贡献力量。
实践团成员合照
实践团成员与新华医院校友合影留念
实践团成员访谈美年大健康公司
销售经理张凯波
实践团成员在新华医院开展校友座谈会
实践团成员访谈学院辅导员黄冯钦
实践团成员在滨文校区与
组织部樊治合影留念
人文与管理学院赴杭州地区“大社区老年认知障碍防控”发展成就观察团以“大社区老年认知障碍防控”为主题,聚焦健康教育、筛选评估、早期干预、家庭支持、资源链接和平台建设等6项工作内容,在杭州市的10个首批省级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建设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实践团走访了邱山社区、溪东社区、古南社区等十个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小区,通过深度访谈有关的工作人员、向老人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以明确杭州市大社区老年认知障碍防控工作试点建设的现有成就与发展方向。本次实践旨在为推动老年认知障碍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实证依据,助力各单位完善防控机制和服务体系,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老年认知障碍问题,促进家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协同合作。
实践团成员合照
实践团成员走访溪东社区
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实践团成员采访枫景园社区工作人员
实践团成员采访溪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照料中心工作人员
实践团成员对老人分发问卷
实践团成员走访枫景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实践团成员走访古荡新村老人
人文与管理学院“福气馒馒”实践团深入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围绕传统馒头产业开展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队通过沉浸式探访馒头工厂,系统观察生产流程,访谈生产者了解产能、成本、物流等产业瓶颈,并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挖掘原料与发酵工艺的健康价值。同时深入街头巷尾,与商家面对面交流,收集市场数据,记录馒头制作技艺的传承故事与文化记忆。
实践团推动校地合作,与沙滩村达成实践合作意向,聘请“大黄馒头”主理人担任企业导师,项目入选黄岩区“青燕归巢”计划。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小馒头背后蕴含的大产业价值,认识到乡村振兴需兼顾文化传承与创新突破,展现了青年学子用专业智慧服务乡村发展的担当。
实践团成员合照
实践团成员与“大黄馒头”主理人签订
企业导师聘任协议
实践团成员与屿头乡达成实践合作意向
实践团成员参观馒头山小厂
实践团成员拜访当地不同的馒头店铺
从生态守护到文化传承,从乡村振兴到健康护航,伙伴们以青春之名扎根实践,用行动诠释担当。那些在孤独症儿童眼中点亮的光、在余村青山间读懂的“两山”密码、在彩稻米酒里酿出的乡村新韵,都是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印记。未来,他们将带着实践中的感悟继续前行,让青春的力量持续注入社会所需,以专业所长书写更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篇章,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绚烂绽放。
上一条: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集锦(七)
下一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