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共青团浙江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团情团训

团情团训

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集锦(三)

2025年07月15日 13:37             点击:[]

二十年持续做一件事很难,但二十年坚持出发这件事儿很酷。自2005年开始,浙江中医药大学率先在全国成立了博士生实践团,20年来,实践团翻山越岭寻远志、离坡转涧济苍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谱写了一曲“求本远志、博学笃行”的青春之歌。


7月8日-11日,我校研究生院(研工部)曹俊、杨伟吉、李海昌三位老师携徐若瑶、陈怡安、张元斌、吴悦、刘怿、王旭、田聪、刘祯、邵畅等九位同学组建博士团赴美丽的海岛——舟山市岱山县开展送医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第20年的再出发,我们选择了二刷海岛。”


为什么选择二刷海岛?缘起去年的一个约定。博士团团长徐若瑶介绍说:“去年我们来到岱山义诊,发现一些乡镇老龄化情况很严重,医疗资源也相对匮乏,在当地卫健局的大力协助下,我们辗转服务了好几个地方,好几位老人连续几天追着我们跑,临走时,老乡们一再邀请我们明年再去,让我非常感动,我在心里也就暗暗种下了二刷岱山的种子。幸运的是,我的想法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今年我们结合去年的经验,针对海岛地区湿热、从事重体力劳动人群较多等实际情况,对团队学缘进行了结构化调整,涵盖中医内科、风湿免疫科、中医骨伤科、针灸推拿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儿科等专业方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为海岛人民送去服务。”


24875

2E1E4


7月9日上午,博士团师生来到了第一站——岱西镇茶前山村。村里常住人口约1200多名,大多以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百姓为主。省首批文化特派员、茶前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叶海表示:“咱们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老百姓看病很不容易。去年我们中医药大学博士团来了,不仅给大家义诊,还教给老人们中医药养生的秘诀,大家反馈非常好,今年我又把他们邀请来了,而且增加了好几位针灸推拿的专家,乡亲们都是喜出望外、翘首以盼。”76岁的汤大伯去年就接受过博士团的针灸治疗,这次他拉着老伴一起来了,“我们年轻时一直从事体力劳动,年纪大了经常腰酸腿痛,徐(若瑶)医生给我打了针灸,感觉舒服多了,谢谢你们啊!”

35E82

25F68

19A62

1C894

2292A


7月10日上午,博士团一到东沙镇司基村文化大礼堂,就被热情的村民团团围住,大家纷纷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体检化验报告寻医问诊。村民们大多只会讲方言,岱山县卫健局党组副书记夏斌溶带着高乐明、虞刚等同志临时组建了一支“翻译天团”,“父母官”变成了“翻译官”,一对一陪在博士团师生身边帮助和村民们沟通,其他正在候诊的年轻村民也纷纷帮助翻译,大家用“文化礼堂”真正实现了文化与情感的交融。夏斌溶副书记动情地表示:“这里的老百姓非常勤劳、善良,岱山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但是基层的医生真的太缺了,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希望我们中医药大学的同学们,以后有机会能到基层来,到老百姓最需要你们的地方来。”


2C100

200F5

251C6

1CA75


7月11日上午,在秀山乡副乡长林雨婵等领导的陪同下,博士团来到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有限公司开展义诊服务,这也是近年来博士团首次走进大型企业。整整一个上午,大家一直抓紧时间,耐心细致地给工友们寻医诊脉,很多队员水都没有喝一口,饭也一直晾在一边,主动“加班”、“加号”,尽可能在回杭州前多帮助一位;同时授人以渔,教大家一些养生的小妙招,让大家感受中医、了解中医、支持中医。博士团以满腔的热情、专业的服务,赢得了工友们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25324

279F4

28D7F

1CAFF

1AE44

19B62


在岱山期间,博士团还走访了县中医院,向医院领导、校友和医生们学习取经,大家纷纷约定“与子同袍,共赴山海,为了老百姓的健康而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恩泽万代,中医药的钻研和学习,从来就是与醉心杏林的文化传承、悬壶济世的专业实践结合在一起的。为期4天的义诊,11位医生,近700位患者,看病的时间不长,博士团与岱山百姓的情谊却绵延而长。

将中医药健康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优质的服务和辛勤的汗水播撒到老百姓的心田中,就是博士团对于这个伟大时代最好的回答。


3BA38
2A6A7

26134

二十年,是一段珍贵回忆的结点,也是一段崭新旅程的起点,躬耕杏林承远志,悬壶廿载传薪火,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团,我们一直在路上。


上一条: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集锦(四)

下一条: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集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