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共青团浙江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团情团训

团情团训

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集锦(九)

2025年08月20日 22:40             点击:[]


蝉鸣盛夏,青春的脚步从未停歇。近期,部分暑期实践团队继续带着所学所长,用专业赋能发展。从基层数字乡村的智能治理,到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效能提升;从杭州的草本、典籍里探寻中医的“真”“善”“美”,到贵州黔西南播撒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种子;从守护旅途安康、传播急救知识的多元健康服务,到健康管理的精准实践,他们以热情为墨、以专业为笔,把书本理论搬进暑期实践,用行动诠释“学以致用”的真谛。

第二临床医学院“岐黄健体,动养身心”——赴贵州中医运动促健康调研团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联合组建实践团,赴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打易镇及贵阳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团以“党建联建聚合力,黔浙医路助振兴”为核心开展实践活动。在打易镇,成员们深入乡村开展健康调研,了解村民健康观念与基层医疗现状,并考察特色产业;化身“健康使者”,现场教授村民“拍八虚”、八段锦等中医养生运动,提升健康素养。同时,精心策划“医润童心”活动,向儿童传授中医养生功法,播撒文化种子。在贵阳,团队踏上红色研学之路,参观息烽集中营和“红飘带”长征馆,感悟信仰力量,砥砺报国之志。实践期间,两校师生还召开座谈会,共话党建联建深化与健康服务精准化。

实践团成员合照

实践团成员走访当地村民家展开调研

实践团成员在文明实践站教当地孩子们练习八段锦

实践团成员与贵中医二临、浙中医二临各位领导、实践指导老师开展座谈交流会

实践团成员走进息烽集中营缅怀先烈

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的中医美学传承与创新调研团队,赴杭州国家版本馆、胡庆余堂,金华武义寿仙谷与宁波慈溪东门外村,开展实地调研,配合线上美学文献学习,发掘中医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应用。在国家版本馆与胡庆余堂博物馆的探访过程中,二者的建筑设计均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体验:国家版本馆内收藏有部分中医相关典籍,各类藏书以各色的装帧方式、精美的文字、灵动的绘画,诠释了中医传统对于美感的追求。胡庆余堂中更具特色的为其牌匾,“戒欺”匾诠释悬壶济世的良心,“是乃仁术”匾昭示医疗之宗旨与灵魂,二者生动展示中医治疗之“真”与“善”,从而成就了“美”的体验。心怀中医的“真”“善”“美”,团队成员来到东门外村的爱心义诊,为村民们保障健康、缓解不适。这不仅是一场爱心的传递,也是一场美的传递。

实践团成员合照

国家版本馆 清刻版《本草纲目》

武义寿仙谷 成员了解灵芝的生长生产过程

武义寿仙谷中药文化馆 成员观赏标本

慈溪东门外村义诊 成员给村民贴耳穴

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的实践团通过调研全国数字乡村建设标杆——德清县,了解其在“数字双胞胎”技术应用领域取得的经验成就,探究数字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本次实践活动以“技术探秘+深度对话+民生感知”为特色,多维展现“数字双胞胎”技术的落地实践。实践团走进德清县地理信息局,实地观摩以“一图一库一箱一机制+X场景应用”为架构的治理模式。在五四村,团队了解了“数字乡村一张图”打通多部门数据的攻坚历程,还深入村庄收集对“云诊室”“民宿线上租赁”等服务的真实反馈。

实践成员合照

实践团成员访谈五四村村民

实践团在五四村听取了专业讲解员“数字乡村一张图”赋能村治的详情

众智绘云(德清)科技有限公司吕乐乐副总经理给实践团介绍公司科研成果

实践团与沈岚科长在地理信息局会议室合影

第四临床医学院“医心为民”多维健康实践团,由致力于服务旅途健康与传播急救知识的成员组成。团队在杭州西站开展实践,以专业服务守护旅途安康:专访急救医生,深入掌握交通枢纽急症应对与黄金救援机制;在党群中心为儿童生动讲解护眼知识与暑期安全防护;于候车大厅设立“健康驿站”,开展血压监测、指导防暑香囊制作、发放手册并组织健康知识问答,同时为高温坚守的站务人员送上清凉关怀。本次实践通过多元健康服务,为旅客和一线工作者传递专业关怀,在交通枢纽种下健康与安全的种子。

实践团成员合照

实践团成员与余杭三院驻高铁站急救点医生访谈

实践团成员为高铁工作人员送上清凉包

实践团成员进行健康宣讲

实践团成员与参加宣讲儿童合影留念

第五临床医学院赴湖州基层服务践行团走进湖州市中心医院,围绕中西医结合干预成年人超重问题展开调研与实践,助力“健康中国2030”慢性病防控目标。实践团深入门诊及候诊区,通过问卷与访谈,成员们发现超重人群普遍存在久坐、饮食失衡等问题,对安全有效、不宜反弹的中西医结合减重表现出显著需求。埋线疗法是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的融合。隋医生系统阐释其原理,为成员打开中医外治法新视窗,展现传统针灸与现代生物材料的创新融合。随后成员近距离学习郭医生的埋线操作,从消毒、定穴到埋线,实地见证了中西医在代谢健康领域的协同效应。

实践团成员展开问卷调研

隋医生为实践团成员开展理论课讲授

郭医生埋线术前准备工作

实践团成员观摩埋线操作

与郭医生协同开展复诊病人诊疗工作

口腔医学院“千万工程“实践团深入金华、杭州、绍兴等十余个村镇,聚焦“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围绕智慧农业、数字养老、基层治理三大领域展开调研,探索新质生产力在乡村的实践路径。团队深入考察乡村数字化实践:聚焦产业振兴,记录了农业种植、加工到营销的数字化闭环;针对养老革新,对比分析不同智慧康养模式,并通过入户访谈挖掘老人数字化适应痛点;在治理提效方面,剖析了基层治理平台整合与运行机制,并与相关公司对话梳理智慧水务优化空间。乡村治理组在临浦镇发现“需求导向—系统整合—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范式;农村养老组基于多地点调研,提炼出“健康需求聚焦—智慧服务整合—操作界面简化”的养老服务发展路径;生态资源组在浙江多地(如丽水)调研后,指出“规则标准化—流程规范化—交易线上化”是实现生态资源高效转化的关键。返乡人才组走访金华、富阳等地,总结出“技术增效—人才驱动—抱团合作”是人才助力数字化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智慧农业组多点位调查,提炼出“数据指导—智能生产—链上增值”为智慧农业发展新范式。

实践团队合照

靓松葡萄农场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数字化设备

在金华佛手种植园参观佛手种植情况

实践团成员与富阳水务公司关键人员进行访谈

实践团成员在临浦镇政府对话数字化治理相关负责人

从乡土中国的悠久文化到现代数字智能技术,从千年医道邂逅现代健康理念,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出理论与实践的最佳距离。这些奔忙的身影,带去的不只是技术方案和文化火种,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使命担当。

上一条: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集锦(十)

下一条: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集锦(八)